為了預防、有效控制發生在我院實驗室範圍内的安全事故危害,指導和規範實驗室工作,保障實驗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減少由人為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事故帶來的師生身體傷害和國家财産損失,妥善做好事故善後處理,特制定本預案。
一、領導小組
組 長: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副組長:主管實驗室工作副院長、主管學生工作副院長
成 員:各實驗室正、副主任、實驗室管理人員、實驗課指導老師和實驗班級班主任。
二、分工及職責
組 長:全面負責應急工作的指揮,聯系需要的社會救護力量。
副組長:落實組長決策的處置方案,直接組織應急小組成員,做好事故的處理工作。
成員職責: 負責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的教育和管理。及時向組長、副組長上報事故情況,相互配合,做好學生的安全轉移、受傷人員的送醫救護、事故現場的救護和清理等應急工作。
三、工作規程
1.易制毒、易制爆化學藥品專人保管,配備專門的消防器材。
2.一旦發生事故,應急領導小組所有成員要迅速趕赴現場,通知衛生院,并向主管領導彙報,發生嚴重事故報警110、119、120。
3.組織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科學、有效地處置事故。利用事故現場的各種條件,積極實施師生人身和國家财産的救護。
4.為社會救護力量提供救援做好前期準備工作。
5.在必要的救護基礎上保護好事故現場,方便查清原因,避免事故的再次發生。
四、應急預案
(一)火災應急處理預案
1.事故現場人員要及時、迅速向實驗室負責人及地方公安消防部門(119)和醫療部門(120)電話報警,并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做好前期的救護工作。
2.救護應按照“先人員、後物資,先重點、後一般”的原則。
3.根據火災類型,采用不同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按照不同物質發生的火災,火災大體分為四種類型:
A類火災為固體可燃材料的火災,包括木材、布料、紙張、橡膠以及塑料等。
B類火災為易燃可燃液體、易燃氣體和油脂類等化學藥品火災。
C類火災為帶電電氣設備火災。
D類火災為部分可燃金屬,如鎂、鈉、鉀及其合金等火災。
撲救A類火災:一般可采用水冷卻法,但對珍貴圖書、檔案應使用二氧化碳、鹵代烷、幹粉滅火劑滅火。
撲救B類火災:首先應切斷可燃液體的來源,同時将燃燒區容器内可燃液體排至安全地區,并用水冷卻燃燒區可燃液體的容器壁,減慢蒸發速度;及時使用大劑量泡沫滅火劑、幹粉滅火劑将液體火災撲滅。對于可燃氣體應關閉可燃氣閥門,防止可燃氣發生爆炸,然後選用幹粉、鹵代烷、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撲救C類火災:應切斷電源後再滅火,因現場情況及其他原因,不能斷電,需要帶電滅火時,應使用沙子或幹粉滅火器,不能使用泡沫滅火器或水。
撲救D類火災:鈉和鉀的火災切忌用水撲救,水與鈉、鉀起反應放出大量熱和氫,會促進火災猛烈發展。應用特殊的滅火劑,如幹砂或幹粉滅火器等。
5.燒傷急救處理
(1)基本原則是:消除熱源、滅火、自救互救。燒傷發生時,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沖洗,或傷員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燒傷面積進一步擴大。
(2)衣服着火時應立即脫去用水澆滅或就地躺下,滾壓滅火。冬天身穿棉衣時,有時明火熄滅,暗火仍燃,衣服如有冒煙現象應立即脫下或剪去以免繼續燒傷。身上起火不可驚慌奔跑,以免風助火旺,也不要站立呼叫,免得造成呼吸道燒傷。
(3)燒傷經過初步處理後,要及時将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一步治療。
?6.消除火災後的各種影響環境的應急措施
(1)對于非油類的火災:消除火災後應立即打掃現場,将殘留物及碳灰清理放入不可回收垃圾處。
(2)對于油類的火災:消除火災後應立即打掃現場,用黃沙對地面進行收油處理後用水沖洗。對附着物的表層用棉紗或抹布抹除,再用清潔劑擦除。
(二)化學品燒傷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1.酸、堿或其它腐蝕性藥品濺在身上,立即用大量的水進行沖洗,沖洗後相應地用蘇打(針對酸性物質)或硼酸(針對堿性物質)進行中和。
2.濃酸濺到眼睛内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再以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
3.當強堿濺到眼睛内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的清水沖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膚。
以上情況初步處置的同時要及時聯系醫務人員到達現場協助處理。
(三)現場觸電應急處理預案
1.觸電急救的原則是在現場采取積極措施保護傷員生命。
2.觸電急救,首先要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越快越好,觸電者未脫離電源前,救護人員不準用手直接觸及傷員。使傷者脫離電源方法:
(1)切斷電源開關;
(2)若電源開關較遠,可用幹燥的木橇、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或帶電設備;
(3)可用幾層幹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幹燥的木闆上,拉觸電者的衣服,使其脫離電源;
3.觸電者脫離電源後,應鑒别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平,嚴密觀察,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氣道通暢,并于5秒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膀,以判定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搖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
4.搶救的傷員應立即就地堅持用人工肺複蘇法正确搶救,并設法聯系醫療部門接替救治。
(四)實驗用微生物污染應急處理預案
1.如果實驗用微生物潑濺在皮膚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進行消毒,然後用清水沖洗。
2.如果實驗用微生物潑濺在眼内,立即用生理鹽水或洗眼液沖洗,然後用清水沖洗。
3.如果實驗用微生物潑濺在衣服、鞋帽上或實驗室桌面、地面,立即選用75%的酒精、碘伏、0.2-0.5%的過氧乙酸、500-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等進行消毒。
(五)大型儀器故障及玻璃器皿刺傷或切割傷應急處理預案
1.受傷人員馬上脫下工作服,清洗雙手和受傷部位,使用碘伏或酒精進行皮膚消毒。并記錄受傷原因和相關的微生物,保留完整的原始紀錄。
2.潛在危險性氣溶膠的釋放。所有人員必須立即撤離相關區域,立即通知相關負責人,為了使氣溶膠排出和使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時間内(一小時内)嚴禁人員入内,并在門口上張貼“禁止入内”的标志。
3.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質溢出污染。立即戴上手套用布或紙巾覆蓋受感染物質或受感染物質溢灑的破碎物品。然後在上面倒上消毒劑,讓其作用30分鐘後清理污染場所。所用于清理的抹布、紙巾按醫療垃圾處理。
4.離心機内盛有潛在感染性物質的試管破裂。如果機器正在運行,應關閉電源,讓機器密閉30分鐘使氣溶膠沉積;工作人員戴上手套使用鑷子清理玻璃碎片;離心機内用 1%消佳淨擦拭兩次,擦拭用的抹布按醫療垃圾處理。
5.眼睛濺入感染性物質。立即用清水沖洗眼睛,并立即護送至醫院找醫生進一步治療。
6.手部污染。如果是一般污染,先用清水沖洗雙手,再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至少10秒鐘),用清水沖洗後用幹淨的紙巾擦幹,用酒精擦手來清除雙手的輕度污染;如果是重度污染時,先用1%消毒水浸泡雙手(5-10分鐘),再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
(六)化學品被盜應急處理預案
實驗室發現化學藥品被盜應立即保護好現場,由領導小組根據被盜藥品的可能性報有關部門勘查現場,待現場勘查完畢後,由管理人員進行認真清點,确認具體丢失藥品種類和數量。
ag真人百家家乐平台實驗室安全領導小組
2022年6月7日